全媒体记者刘延超 通讯员 刘丽华
【资料图】
城区绿化鸟瞰。 全媒体记者 石斐 摄
每下一场雨,满城绿意的汴梁城就愈发葱郁。站上郑开桥,远眺黑岗口调蓄水库,鸟鸣水岸、绿色连绵,凉风时习、惬意自然;走进环城墙公园,背靠城墙,各色花儿盛放,悠闲纳凉好时光;骑车游城,绿树成行、绿荫如盖,尽情享受夏日凉爽、呼吸自然新风……在“一城宋韵半城水”的开封,不出城就能拥抱森林,邂逅“诗和远方”。
日前,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2023年度国家园林城市复审结果的通报,开封市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这是自2015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18年年底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第2次通过复查。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城市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国家试点城市……开封“以古闻名,以新出彩”,获得了一个个响当当的“国字招牌”,如今的开封正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开同城化发展、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等重大战略机遇,成为河南省乃至国家中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
全媒体记者 石斐 摄
一张绿色蓝图绘到底
“出门就是公园,每天早上都会到这里走走,白天遛弯,晚上跳舞,晚年生活别提多美了!”8月2日早上,在环城墙公园遛弯的韩秀华满脸幸福。美好的生态环境,让群众获得感十足。
园在城中,城在绿中。开封围绕“一城、一水、一中轴”,坚持“园在城中、城在绿中”总体思路,全力建设生态宜居开封、健康舒适开封、安全韧性开封,打造全城一景的宋文化主题公园,实现“绿不断线、景不断链”。截至目前,开封建成区绿地面积5738.19公顷,绿地率40.74%,绿化覆盖面积5777.98公顷,绿化覆盖率41.02%,逐步形成了“绿树成荫、蓝绿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组织有力。开封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双牵头”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指挥部,出台《开封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及年度实施计划,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城管、住建、环保等30多个单位分工明确,形成上下联动、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指挥部对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进行全面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定期进行调度安排,调动全市力量共同开展创建及巩固活动,有效保障了城区园林绿化水平上新台阶、园林绿化质量大提升。
保障得力。3年来,开封投入36亿元用于城区绿化建设,园林绿化养护资金与城市绿地总量同比例增加,绿化养护资金保障到位。开封不断挖掘城区内土地潜力,开展了拆除违建、“拆墙透绿”等专项行动,为城区绿化提供了可利用土地。同时,通过“市树”评选、“小微绿地认养”“全民义务植树”等活动,充分调动全民植绿、护绿、爱绿积极性,据统计,每年有近万人参与冬春季“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青年林”“巾帼林”等一片片树林,让满城绿意更茂盛。
规划科学。我市绿色规划编制坚持高点起步,统筹城乡,结合开封地形、地貌、植被、水系及城市功能定位与发展,与自然地理特点、文化历史传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融合,完成《开封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规划》《开封市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开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0-2035年)》《开封市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通过实施绿地系统规划,确立了“一河一轴串三城、多带三廊连十湖”的城区绿地空间格局,城区绿地布局更加合理,大环境绿化初显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坚持规划系统与专项规划同步推进,编制了《开封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21-2035)》《开封市绿道建设专项规划》《开封市步行、自行车交通体系专项规划》等规划,同步出台了《开封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开封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等管理办法,在增绿量的同时,不断提升绿色质量。进一步整合职能资源,优化了管理体制机制,将市园林绿化中心升格为正处级事业单位,形成了管养分离、运转高效的绿化建设、监管、养护格局,为城区绿化建管打下坚实基础。
绿连全局。开封园林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文化传承、古城保护、民生改善相结合,实现协同联动、一举多效。通过大力实施生态修复项目、“十河十湖十湿地”生态水系工程,建设黄河生态廊道示范带、东郊沟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绿地、汴东尾水水质净化项目,启动老城区“一水四湖十八景”水系公园建设,建成了北区净水厂、包公湖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实现供水、排水、道路桥梁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安全运行,与城市规划、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黄河故事、开封故事不断为城市增光添彩。
城墙下的精致美景。全媒体记者 刘延超 摄
全域公园走进大自然
四季常绿、三时花香的“画中景”,在开封举目皆可见,触手皆可及。
开封围绕“一河一轴串三城,多带三廊连十湖”的中心城区绿道网络格局,持续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大文章,不断加强黄河、城市发展主轴、开封城墙、宋外城遗址及景观水系建设,打造了一批量质并重、惠民利民的绿化精品工程,绿色基底打得更实在。
打造“文化绿环”。开封围绕城墙已新改建绿地115.94公顷,新增绿地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累积投资超过11亿元,环城墙景观带已成为展示宋文化、民俗文化,改善城市面貌,提高人居环境的“文化带”和“民生带”。开封“以文塑绿,以绿靓城”,沿宋外城遗址设置的60米宽的带状绿地已建成三期,面积约4.9万平方米,打造了尊重、凸显、保护北宋东京外城遗址的“公园环”。开封城墙及周边历经10余年改造提升,基本实现了墙体贯通、绿道贯通、环路贯通、人防贯通及水系贯通“五贯通”。
构建“绿地体系”。2020年以来,我市对城区内未利用地和再利用地进行绿化提升,新建、改建公园绿地76个、微公园196个,新建、改建绿化面积874.1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开封公园绿地1530.12公顷,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5.5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87平方米,拥有综合公园16个,逐步形成由综合公园、带状公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构成的公园绿地系统。开封把黄河、城墙、民俗文化、宋文化融入公园绿地建设,注重乔灌花草搭配,组团成景,塑造了古典与时尚完美融合的园林文化景观,逐步实现了“绿意环古都,花香绕城郭”的生态建设目标。
绿道“连点成片”。结合生态水系、人文景观、游园构建慢性交通系统,因地制宜建设城区绿道、郊野绿道、公园绿道、水岸绿道,绿道与绿网、水网、路网互联互通,建成区拥有城市绿道118.81公里,每万人拥有绿道长度1.15公里,城市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69.42%,城市生态廊道达标率100%,逐步打造完成“有绿道走、有风景赏、有驿站停、有文化享”的绿道样板工程。
绿化提颜值,彩化优气质。我市围绕道路绿化林荫化、树种多样化、布局合理化、色彩季相化,形成树种多样、季相丰富的城区林荫路系统,让“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季相丰富”的画中景走进现实。
主要干道连线成景。着眼推动城市品质综合提升,四大街、魏都路、内顺城路等一批“卡脖子路”“断头路”打通并进行绿化提升,东外环路、迎宾路等90余条道路绿化新改建完成,打造了郑开大道、东京大道、安远门大道等绿彩相融的景观道路。
全媒体记者 刘延超 摄
背街绿化提档升级。道路绿化有“里”有“面”,对背街道路进行绿化提升改造,完成背街绿化改造126条。截至目前,开封城市林荫路覆盖率达到71.47%,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80.96%,实现非硬即绿、优先植绿,主次干道景观贯通。
立体绿化规模初现。大力推广立体绿化,印发《开封市城市立体绿化实施方案》《开封市立体绿化技术措施》,明确立体绿化目标及鼓励政策,共完成立体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廊架绿化等立体绿化初具规模。
“立体绿化基本不占用土地,能起到拓展绿化空间、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建筑能耗、缓解城市排水压力等作用,进一步拓展了绿色空间。”市城管局相关人员介绍道,2021年,祥符区在“拆墙透绿”基础上实施县府西街屋顶花园绿化项目,在6个单位办公楼楼顶建设“空中花园”,打造生态屋顶花园,并实现庭院内绿地共享、道路共享、停车场共享、卫生间共享、休闲设施共享等,把绿延伸至城市的每个角落。
公园式(园林式)绿化标准高。持续开展公园式(园林式)单位、小区创建工作,严格执行“绿色图章制度”,对全市新建居住区园林绿化指标逐一审核把关,力求居住区高标准规划、设计、施工,不断提高公园式(园林式)单位园林绿化水平。截至目前,开封市建成区共有园林式小区189个,园林式单位143个,园林式居住区、单位达标率为54.52%。
全媒体记者 石斐 摄
城水相融亮出生态范
乘船在大宋御河上游一圈,岸边桃红柳绿,不时有鸟儿低空觅食,宋词描绘的场景映入眼帘,熏得人心醉。
绘就蓝绿画卷。开封着力再现“一城宋韵半城水”的北宋大观,通过生态水系工程、“一渠六河”综合治理等水生态修复工程,开封建成区水体面积达432.35公顷,建成区蓝绿空间占比43.81%,逐步形成“一河一轴一环绕,四水穿城润汴梁”的城水相融的景观风貌。
“北方水城”特色突出。以水为脉修复大生态,水系治理和公园绿地紧密结合,我市实施了古城区河湖水系水生态修复项目,建成了黄河生态廊道示范带。“一渠六河”完成“四通一整”,形成的城河一体环城景观带覆盖面积约38平方公里,直接提升老城区约50万居民的人居环境。
绿地功能持续完善。坚持功能性、景观性、文化性于一体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导向,完善各类公园设施配套,建成7处应急避险场所,防灾避险绿地设施达标率为100%,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坚持“海绵城市”理念,新改建绿地中推广使用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海绵措施,打造绿色海绵城市,湿地保护实施率达100%,让城市更安全、更有韧性。
打造生态开封样本。坚持文化引领,我市围绕文物保护、“市树国槐”、菊花开展了系列建设活动,形成古典与时尚相融,宋风宋韵彰显的园林之城和文化之城。
保护历史资源。高度重视城区具有历史价值公园的保护,制定出台《开封市具有历史价值公园保护管理规定》,建立《开封市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保护名录》,对建成区内龙亭公园、天波杨府、铁塔公园等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实施开发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保护率达100%,形成了集历史人文、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全媒体记者 石斐 摄
古树绿色长存。古树名木作为开封古城重点保护对象列入《开封古城保护条例》,对古树开展了“全面体检”,建立起以一树一策、智能管理、常态巡查、精细养护为核心的古树名木保护策略,保护率达100%,让其“老有所养”,保持古朴底蕴、留住城市乡愁、焕发新的光彩。
市花美名远扬。开封以菊为媒、以菊兴业、以菊美城,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已连续举办40届,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菊花生产基地,菊花规模化、产业化稳步发展。在城市次干道、支路、绿地游园内推广菊科类植物和月季等乡土适生植物,艺菊、造型菊、盆栽菊、地栽菊等各类菊科植物种植等成为街头亮眼的点缀。
绿了环境,缺了养护,如何长久持续惠民?我市坚持“三化”治理,科技赋能精细管养。高度重视科技在园林绿化建管中的投入和使用,是全国首批4个“智慧园林”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已完善绿化资源数据库,构建了以“智能巡管养”为核心的城市绿化指标智能化评价模型,通过无缝隙覆盖责任管护体系,实现了统一、高效、预案化处理园林绿化养护事件,得到住建部、河南省住建厅的一致认可。
全国试点运行。建立健全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及资源利用体系,引进高效粉碎处理、动态好氧发酵等技术工艺,转化树枝、杂草类的绿化垃圾为园林绿化肥料并投入使用,2023年3月被住建部列为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城市。
“三化”精细管养。开封市城市绿化养管纳入城市管理“三化”工作,全面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相继开展黄土裸露专项治理,公园景区、滨水绿地专项治理等数10项“精管养”行动,城区绿化品质实现再升级。出台养护管理技术标准手册,每年开展一线作业人员技术培训20余次,成立园林专家工作室、工程技术中心,不断巩固园林绿化建设及一线作业人员技能培训,园林绿化工持证上岗率达100%。
站在新的起点,开封将持续写好“水”“绿”大文章,向着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奋勇向前。
标签: